“學堂樂歌”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傳播和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0-10-09 14:54:25 點擊次數(shù):115
學堂樂歌是中國近代音樂發(fā)展的源頭,在中國音樂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隨著近現(xiàn)代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地區(qū)的交流與往來,學堂樂歌也逐漸流傳于海外,并與當?shù)匚幕h(huán)境相融合獲得了進一步發(fā)展。學堂樂歌在東南亞國家的傳播方式和傳播軌跡,為研究我國文化的域外傳播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關鍵詞:學堂樂歌;東南亞;文化傳播
【作者簡介】趙振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廈門理工學院副校長(廈門 361005);李嘯,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廈門 361005);谷玉梅,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教授(廈門 361021)。
【內容提要】學堂樂歌是中國近代音樂發(fā)展的源頭,在中國音樂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隨著近現(xiàn)代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地區(qū)的交流與往來,學堂樂歌也逐漸流傳于海外,并與當?shù)匚幕h(huán)境相融合獲得了進一步發(fā)展。學堂樂歌在東南亞國家的傳播方式和傳播軌跡,為研究我國文化的域外傳播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關 鍵 詞】學堂樂歌;東南亞;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2011年3月22日至4月8日,由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國華僑大學、泰國華文教師公會、泰國留學大學校友總會、泰國華僑語言培訓中心聯(lián)合主辦的“華文教師暑期培訓班”在泰國舉行。作者作為此次培訓班教師,隨同前往了泰國曼谷、呵叻府兩地進行交流活動。在活動期間,筆者以中國民族音樂主題,對當?shù)貙W員、華人華僑進行了專題教學。經(jīng)過十余天的交流與考察,筆者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史、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學堂樂歌,竟然在東南亞地區(qū)得到了不間斷的傳播與發(fā)展,遷延至今,對當?shù)厝A文教育和社會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筆者通過對歷史資料的發(fā)掘研究,力圖對學堂樂歌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傳播與發(fā)展進行一下勾勒,使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
一、中國學堂樂歌的源起
1.中國學堂樂歌的興起
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與《馬關條約》的簽訂,使整個中國陷入亡國滅種的危險境地,從而也激發(fā)了中國各個階層人民對于改革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于是,1898年開始的維新變法以及1901年開始的清末新政響應了這種訴求,開始推動中國各領域的近代化進程,這其中就包括中國音樂藝術領域的大飛躍、大變革。
此前中國的音樂領域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傳統(tǒng)音樂。當時的傳統(tǒng)音樂是中國普通民眾最為喜聞樂見的音樂形式,這其中主要包括傳統(tǒng)戲劇、民歌、說唱音樂和民族器樂。但在維新派人士眼中,這些來自于中國社會底層的民間音樂,已不足承擔為維新變法鼓吹、吶喊的重大責任,也無法起到喚醒民眾、傳播新思想的功能。因此,很多著名的維新派人士在認識到音樂的獨特傳播功能的同時,也都在積極地尋找新式音樂,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和宣傳維新派的政治主張。梁啟超就十分重視音樂教育的作用,他在《飲冰室詩話》中提到:“蓋欲改造國民之品質,則詩歌、音樂為精神教育之第一要科?!薄敖袢詹粡氖陆逃齽t已,茍從事教育,則唱歌一科,實為學校中萬不可缺者,舉國無一人能譜新樂,實為社會之羞也?!盵1]
1903年,就在人們對新式音樂望眼欲穿之時,一首由上海南洋公學音樂教員沈心工創(chuàng)作的新式歌曲《男兒第一志氣高》將人們的關注焦點瞬間匯聚了起來。新穎明快的曲調,通俗易懂的歌詞內容,寓意深刻的歌詞含義,不同于以往的記譜方式,使這首歌曲在很短的時間內被人們爭相傳唱。據(jù)李叔同在他所創(chuàng)辦的我國第一份音樂類刊物《音樂小雜志》中《昨非小錄》一文記載:“學唱歌者,音階半通,即高歌‘男兒第一志氣高’之歌。學風琴者,手法未諳,即手揮‘5 5 6 6 5 5 3’之曲?!盵2]
《男兒第一志氣高》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不同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新鮮感,使人們在漫長的等待中看到了中國音樂的變革方向,也使眾多的仁人志士找尋到了新的思想傳播載體。在他們的推動下,學堂樂歌逐漸在全國各個行業(yè)及各階層中傳播開來,學堂樂歌運動也逐漸發(fā)展成為了中國近代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推力。[4]
2.學堂樂歌的基本內容
自學堂樂歌問世起,無論是維新派人士還是革命黨人,都看到了這種新的歌曲形式在宣揚政治主張、普及政治理念方面所能夠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梁啟超在其著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羅馬傳奇》、《論幼學》、《飲冰室詩話》中曾多次發(fā)表關于音樂教育的文章。他對于新音樂的作用有著積極的評價,認為新音樂可以申民氣、振精神、怡性情、益教育,國民應該重視音樂的社會教育作用。另外,他還在他的各種言論中積極介紹學堂樂歌作家,主張發(fā)展中國新音樂,并力主中國向歐、美、日諸國學習先進的音樂知識,以求最終使中國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音樂得以發(fā)展。[5]
1903年,清政府在頒布的《奉定蒙養(yǎng)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首次站在官方角度上肯定了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鼓勵各地興辦、開設音樂課程,為日后中國校園音樂教育的興起鋪平了道路。[6]同時,隨著影響力在全國范圍內不斷擴大,學堂樂歌也得以從上海一隅推廣到了全國各地的各級學堂中。
隨著學堂樂歌在全國各地的迅猛傳播,其內容也不斷豐富、更新。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汪毓和先生在他的《中國近代音樂史》中,將學堂樂歌所包含的歌曲內容歸納為7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