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網站在線觀看視頻_欧美最猛性开放2Ovideos_av在线免费国产_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_日韩国产变态无码大秀精品_视频爽爽免费二区_亚洲第一级av无码毛片_亚洲日本高清综合_国产三级网站免费看_特黄特色一级特色大片app

當前位置:看商機 > 行業(yè)資訊 > 市場 > 2004—2014:中國新聞傳播史研究述評

2004—2014:中國新聞傳播史研究述評

發(fā)布時間:2020-08-11 16:27:09 點擊次數(shù):514

2004年至2014年,中國新聞史學會歷經(jīng)第三屆與第四屆理事會的薪火傳遞,迎來第五屆理事會的誕生。在2004年的開封會議上,方漢奇等學者提出中國新聞史研究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的話題,因此,“創(chuàng)新”成為貫穿十年新聞史研究的主題。

關鍵詞:新聞傳播史;方漢奇;中國新聞史學會;述評

  2004年至2014年,中國新聞史學會歷經(jīng)第三屆與第四屆理事會的薪火傳遞,迎來第五屆理事會的誕生。在2004年的開封會議上,方漢奇等學者提出中國新聞史研究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的話題,因此,“創(chuàng)新”成為貫穿十年新聞史研究的主題。

  新聞史著述成果豐富。其中新聞通史類專著與教材34部,個案史研究專著28部,斷代史研究專著19部,地方新聞史研究專著26部,專門史研究專著41部。民國新聞史研究已成熱點,當代新聞史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吳廷俊的《中國新聞傳播史:1978—2008》為代表。地方新聞史研究令人矚目,專門史研究異彩紛呈,包括新聞思想史、新聞學術史、新聞教育史、少數(shù)民族新聞史等領域。

  新意迭出

  中國新聞史學研究佳作頻現(xiàn)、新見迭出。

  第一,新史料的發(fā)掘。在新史料發(fā)掘方面,地方新聞史研究表現(xiàn)突出。關于上海、天津、杭州等城市與地區(qū)的新聞史研究,無不以新史料為基礎。個案史研究在史料挖掘方面著力頗多。青年學者俞凡、王翠榮、李理為研究《大公報》、《國際協(xié)報》、漢口《大剛報》,設法在全國各地甚至出國尋找資料。專門史研究充分重視史料發(fā)掘。徐新平的新聞思想史研究很見功力,白潤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史研究成果豐富,這都在于他們對一手資料的掌握。特別提及的是劉家林的《新中國新聞傳播60年長篇(1949—2009)》,是這十年新聞史料挖掘、收集、整理之大全。

  第二,新范式的探索。新聞史學者提出新聞本體范式、“新新聞史”范式、媒介生態(tài)范式、媒介社會學范式與現(xiàn)代化范式。新聞本體范式就是把新聞史寫成新聞史,而不是政治史、革命史。這是寧樹藩、丁淦林、吳文虎、黃旦等學者長期追求的學術價值理念,黃瑚的《中國新聞事業(yè)發(fā)展史》是該范式的典型代表。李彬提出“新新聞史”范式,出版的《中國新聞社會史:1815—2005》以社會史范式和敘事學的方法,綜合考察并書寫新聞傳播的歷史衍變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吳廷俊基于媒介生態(tài)學理論,把媒介作為生命之物來考量,媒介這個主體的生存歷程就是新聞傳播發(fā)展、演變的歷程,這樣就有了耳目一新的《中國新聞史新修》。陳昌鳳將“媒介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到中國新聞史的書寫中,出版《中國新聞傳播史:媒介社會學的視角》?,F(xiàn)代化范式重在揭示媒介的現(xiàn)代化本質。王潤澤的《北洋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新聞業(yè)及其現(xiàn)代化(1916—1928)》就是一例。

  第三,新方法的運用。新聞史學者積極探尋新方法。陳娜與王潤澤分別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當代杰出新聞學者口述實錄研究》(2010)、《中國當代新聞界人物的口述史研究》(2012),都運用了口述史方法。張昆提倡媒介批評史研究。在其指導下,胡正強完成博士論文《中國現(xiàn)代媒介批評研究》。樊亞平將職業(yè)社會學觀念引入新聞史研究,出版《中國新聞從業(yè)者職業(yè)認同研究(1815—1927)》。

  第四,新角度的選取。新聞史學者努力尋求新角度。姜紅指出,推進社會進化是新聞學研究的工具理性,而非終極關懷。新聞史書寫要超越進化論。李彬認為,中國新聞史研究應當超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思路,開拓“文明與現(xiàn)代”的思路。唐海江指出,政治文化視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階級分析視角、本體視角、現(xiàn)代化視角的某些缺陷。吳果中認為,新聞史研究應引入社會文化史視角。

  第五,新人的涌現(xiàn)。十年間,老、中、青三代學者攜手努力。在老一代學者的扶掖下,中青年學者茁壯成長。其中,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主辦,卓南生教授主持的“中國新聞史青年教師特訓班”和“新聞史論青年論壇”,培養(yǎng)了一批青年學者,李潔瓊、楊美艷、汪前軍、劉泱育、李衛(wèi)華、石瑋等開始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