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天下”與“公共性”:20世紀初中國新聞觀念中的“公”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16:30:05 點擊次數(shù):219
“公”作為20世紀初中國新聞思想的重要概念,既傳承了孔子以降“公天下”的思想傳統(tǒng),又吸收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以盧梭為代表的共和主義民主觀念。民國以后,逐漸職業(yè)化的中國新聞界漸漸形成由“公”而衍生的概念群——新聞記者為“社會公人”、新聞事業(yè)是“社會公共機關”、新聞報道以“社會公益”為旨歸等。如果說西方公共性話語的實質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從事公共事務”,“私”為“公”的基礎,現(xiàn)代中國新聞話語則強調“大公無私”,“公”與“私”尖銳對立。20世紀初中國新聞觀念中的“公”話語并非對西方“公共性”話語的簡單轉述,具有鮮明的本土文化特征,并影響至今。
關鍵詞:新聞觀念;公共性;私
作者簡介:
【英文標題】A-World-for-All V.S. Public:The "Public" Concept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Early 20th Century
【作者簡介】姜紅,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副院長(合肥 230601)。
【內(nèi)容提要】“公”作為20世紀初中國新聞思想的重要概念,既傳承了孔子以降“公天下”的思想傳統(tǒng),又吸收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以盧梭為代表的共和主義民主觀念。民國以后,逐漸職業(yè)化的中國新聞界漸漸形成由“公”而衍生的概念群——新聞記者為“社會公人”、新聞事業(yè)是“社會公共機關”、新聞報道以“社會公益”為旨歸等。如果說西方公共性話語的實質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從事公共事務”,“私”為“公”的基礎,現(xiàn)代中國新聞話語則強調“大公無私”,“公”與“私”尖銳對立。20世紀初中國新聞觀念中的“公”話語并非對西方“公共性”話語的簡單轉述,具有鮮明的本土文化特征,并影響至今。
【關 鍵 詞】新聞觀念 公共性 私
從晚清到民國之初,中國新聞業(yè)還處于邵飄萍所謂的“幼稚時代”。其時的新聞話語中,言及新聞事業(yè)、新聞人及新聞道德,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個詞:“公”。而由“公”衍生的概念叢,如“公議”、“公意”、“公益”、“社會公人”、“公共輿論”、“公同論辯機關”、“公共機關”等等,在民國以后,更是如潮噴涌,成為新聞界之熱詞。
近年來,國際漢學界在政治史、法律史和思想史等領域,圍繞“公”的研究產(chǎn)生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張灝先生通過“公”所具有的傳統(tǒng)社群取向,研究轉型時期的民主觀念[1];黃克武關注的是明末至清末近三百年間“公”與“私”觀念交織互動的關系,如何從“追求正道”重整為“認同國族”[2];金觀濤、劉青峰運用計量史學方法對“公”在古典文獻中出現(xiàn)的頻率及意義進行比較分析,討論儒學式公共空間的可能[3];溝口雄三的研究則在東亞文化背景中比較中國和日本的“公私”觀念[4];陳弱水梳理了中國歷史上“公”的五種主要意涵,分析其意義的現(xiàn)代變化[5];章清則將問題轉換為近代中國對“公”與“公共”的表達,追問何為“公共”?誰的“公共”?[6]
與此同時,國內(nèi)的新聞傳播學研究也開始關注并討論傳媒“公共性”、“公共領域”、“公共空間”等問題。但是,在印證西方理論的背景下,“公”卻是一個未受新聞傳播學界充分檢視的概念?!肮笔鞘裁矗繌暮味鴣??有哪些含義?發(fā)生過何種變化?在現(xiàn)代中國新聞觀念中占據(jù)何種位置?為何被中國新聞人普遍認同與推崇?這些問題并未被深究。
大轉型時期的現(xiàn)代中國,再“傳統(tǒng)”的觀念,也會在現(xiàn)實的文化語境中被時代重塑;再“現(xiàn)代”的觀念,也必須與本民族的文化血型相匹配,方能扎根。無論“公”之觀念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或西方現(xiàn)代思想,對“公”及其衍生詞組進行掘發(fā)與拷問,展開的正是一幅“文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觀念”相互碰撞、相互選擇、相互構建,進而“創(chuàng)造性轉化”(林毓生語)的圖景。
一、“公私向背”與“公天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公”
自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直到今天,“公”都是為國人尊奉的價值。有意思的是,傳統(tǒng)中國文化中,“公”與“私”常常聯(lián)袂而至,“公”即“無私”,“私”即“背公”,“公”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為對“私”的否定。金觀濤和劉青峰曾對漢以前14種最重要經(jīng)典中“公”字的意義進行檢查,筆者將他們的統(tǒng)計結果做成表1并計算出百分比[7]。
由表1可見,《老子》和《莊子》中的“公”出現(xiàn)次數(shù)太少,難以科學比對。此外,除了《荀子》和《呂氏春秋》,大多數(shù)早期典籍都是在與“私”對立的意義上使用“公”的概念。如“自環(huán)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公私之向背也?!保ā俄n非子·五蠹》)“天公平而無私,故美惡莫不覆;地公平無私,故大小莫不載?!保ā豆茏印ば蝿萁狻罚耙运胶?,非忠也?!保ā蹲髠鳌罚┻@表明,在漢帝國建立以前,中國文化中已經(jīng)形成公領域和私領域的區(qū)分。[8]
陳弱水先生整理出傳統(tǒng)中國“公”觀念的五大類型:類型一的“公”主要指“朝廷、政府或政府事務”,與它相對的“私”指民間或私人。類型二的“公”基本涵義是“普遍、全體”,常被表達為“無私”,與之相對的“私”具有強烈的負面色彩。類型三之“公”特別發(fā)達于宋明理學,影響及整個近世中國,可以直接代表天理、道、義,涵括儒家鼓勵的一切德行,非常強調合于天理的“公心”,與此類型相對的“私”,主要指“私欲”。類型四的“公”,明末清初時表現(xiàn)最為明顯,清代盛世后又較沉寂。此類型“公”的基本涵義仍然是普遍、整體,但主張“公”之境界是由所有個別之“私”得到滿足所達成的。類型五的“公”發(fā)達較晚,以共同、眾人為基本涵義,指涉政治、宗族、社會生活等場域的集體事務與行動。這個類型的“公”,描述性強,通常不與“私”并舉,在中國歷史上也不占主流。[9]在中國歷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是前三種類型的“公”。特別是從類型二到類型三之“公”。
張灝先生指出:“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以仁為樞紐的德性倫理,而后者有一個根深柢固的社群取向。在儒家傳統(tǒng)里,德性倫理是與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緊結在一起的,因此它認為宇宙的真實是超越個別形體的大化之全。而就其價值觀而言,德性倫理的終極目標也是超乎個人的社會全體。因此不論從宇宙論或道德論的觀點,儒家的基本取向是超越個體而肯定那共同的宇宙或社會整體。而‘公’這個觀念就代表這種整體取向。轉型時期,德性倫理雖然在動搖中,但這社群取向,仍然深植人心,有意無意地決定著中國人對事物的看法?!盵10]現(xiàn)代大儒熊十力也認為,中國儒學中雖未出現(xiàn)民主制度,但有民主之端緒。就民主思想的種子而言,“儒學從孔、孟到黃梨洲一貫相仍之思想,乃是主張‘天下為公’、‘人格平等’”[11],在體用不二的哲學之下,儒學以仁為體,“仁體之發(fā)用,在去一己之私,以成全體之公”。[12]
綜上,“公”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要意義體現(xiàn)為對“私”的否定,而這種否定在兩個層面發(fā)揮作用:第一,在價值取向、道德倫理的規(guī)范層面,儒家思想通過“以仁為體”的德性倫理和社群取向推導出“公”的合理性價值,從而否定“私”的正當性;第二,在范圍或領域的描述層面,儒家思想劃定了“公領域”與“私領域”之區(qū)別,所謂“公領域”既可指政府、朝廷事務,也可指社會事務,而“私領域”更多指個人和家庭之事。我們可以從“去一己之私,成全體之公”這樣的表述看出這兩個領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優(yōu)劣高下。[13]
需要指出的是,到了近世中國,“公”越來越突出地體現(xiàn)為兩個特征:其一,如溝口雄三所看到的,至清末,中國觀念中“公”所具有的“天之公”的原理性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從天為萬物全體生存之主宰的立場出發(fā),以人民、國民的多數(shù)、全體為“公”。這種全體、平等之公,產(chǎn)生出了孫文“天下為公”的所謂“大同主義”之公。[14]中國思想中的“公”越來越從描述意義走向規(guī)范意義。其二,中國觀念中的“公”雖有“公域”、“私域”之分,但作為“公領域”的“公”很少涉及社會生活,正如陳弱水所稱,“中國的‘公’最穩(wěn)定的一個內(nèi)涵就是官家、政府。也許是這個歷史因素的影響,不少現(xiàn)代中國人還習慣地認為,公共事務完全是政府的責任?!盵15]
近代以來的“公天下”觀念,幾乎統(tǒng)攝了“公”在倫理-價值、領域-范圍兩個層面的意義,實質上把“公”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并且成為發(fā)動一次次社會改革與革命的強大思想引擎。而此時的“公”所蘊含的多數(shù)人的正當性、全民主義等理念,又明顯吸收了西方的共和主義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