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的緣起、流變與目標
發(fā)布時間:2020-10-09 15:03:53 點擊次數(shù):172
本文探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的有關問題。從概念上理清了博士后研究與其他學位教育的區(qū)別,從緣起、流變與要求三個方面分析解讀了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的有關內容,結合自己的博士后研究經歷,總結了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研究的具體要求,論證了“由學習者到研究者的完全轉變”是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研究的一個涅槃過程,給出了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的具體要求,并闡述了有關研究的具體情況。
關鍵詞:博士后研究;流變;教育;考核
【作者簡介】李建新,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新聞傳播系教授,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學會副會長(上?!?00072)。
【內容提要】本文探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的有關問題。從概念上理清了博士后研究與其他學位教育的區(qū)別,從緣起、流變與要求三個方面分析解讀了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的有關內容,結合自己的博士后研究經歷,總結了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研究的具體要求,論證了“由學習者到研究者的完全轉變”是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研究的一個涅槃過程,給出了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的具體要求,并闡述了有關研究的具體情況。
【關 鍵 詞】博士后研究;流變;教育;考核
[中圖分類號] G210 [文獻標識碼] A
一、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總體概述
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的培養(yǎng)經歷過一個短暫的萌芽時期。在1997年至1998年間,復旦大學在該校的中文系里設置了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計劃,根據博士后培養(yǎng)的要求擬定了培養(yǎng)的條例等,并聘請該校新聞學院丁淦林教授為博士后的指導老師。但是在這兩年的時間里,并未招生,屬萌芽時期。[1]
1999年,經國家人事部和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批準,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設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中國第一批新聞傳播學的博士后進站學習。博士后的指導老師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丁淦林教授,陸地、吳水平通過申請以及有關程序之后,獲準進站學習,他們兩位成為了第一批中國新聞傳播學的博士后。這也標志著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的正式起步。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一家獨有的局面一直持續(xù)到2003年。從2003年開始,陸續(xù)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單位取得了設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的資格。截至2013年年初,全國已有12家單位設立了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的培養(yǎng)。詳細情況見表1。
設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的目的,旨在培養(yǎng)、吸收和造就高層次的優(yōu)秀新聞人才,為國家新聞領導部門、新聞決策部門、新聞管理部門、新聞業(yè)務部門、新聞教育部門及中國傳媒和世界傳媒業(yè)培養(yǎng)高級新聞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教育的過程是讓那些進入博士后流動站的人員完成一個“由學習者到研究者的完全轉變”。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培養(yǎng)一般比較注重研究能力,對死記硬背書本、考試能力突出而實戰(zhàn)能力比較弱的不大青睞。從表1的信息來看,所有12家設站單位都是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與新聞傳播教育中水平高、業(yè)績優(yōu)秀者,國內諸多頂級學者大多集合在這些單位,而且這些單位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也走在了前列,這也就從組織、制度、人才、落實等各方面保證了博士后培養(yǎng)的質量,使設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的目的和實際的結果取得了相對的統(tǒng)一。
二、李政道教授的倡導與中國博士后制度的建立
2002年8月,李政道受邀為祝賀中國博士后管理信息網開通寫下了“博求創(chuàng)新發(fā)明、士皆國家精華、后輩青出于藍”的題詞。他的題詞基本準確地詮釋了博士后的寓意以及社會對博士后的期待。
關于博士后,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意義來認定,它應該屬教育的范疇,但就其實質而言,博士后應該是一種科學研究的過程,所以在論述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的有關問題的時候,本書以“培養(yǎng)”而不是教育為關鍵詞。因為在博士后這個階段,除了研究、做課題之外,沒有課程,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導師(有合作導師),博士后的工作似乎是在完成一種約定的科學研究。設站單位履行的是一種按照一定的研究標準而進行要求與考核的培養(yǎng)程序,而非設定一個固有目標的教育過程。
國際學術交流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幾乎所有大學的開創(chuàng)者都在國外受過高等教育或從事過科學研究工作。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秩序雖已開始恢復正常,但研究生教育與發(fā)達國家比較相去甚遠。高水平的師資和科研人員嚴重缺乏,迫切需要加速博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
1979年,李政道教授應邀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講課,在此期間發(fā)現(xiàn)了一些優(yōu)秀的研究生,李先生親自對他們進行口試,并用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資格考試的試題進行筆試,最后推薦5名學生于當年赴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并獲該大學資助。同年11月,李政道教授向中科院嚴濟慈副院長建議,可選送更多的學生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遂于12月底在北京進行了第二次選拔考試。參加考試者來自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中科院理論物理所等單位??荚嚱Y果令人滿意,不僅選送3人去哥倫比亞大學,另外還推薦10名學生進入紐約市立大學等高校學習,并全部獲得資助。這兩批學生的選派實為CUSPEA項目的雛形。
在李政道教授的推動下,1981年中美聯(lián)合培養(yǎng)物理類研究生計劃,即CUSPEA(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項目建立。之后的十余年,先后選派近千名留學生赴美攻讀學位。1983年和1984年李政道先后致信國家領導人談到,在美國的CUSPEA的優(yōu)秀學生取得學位以后將陸續(xù)回國,如何妥善安排工作使他們繼續(xù)發(fā)展和成長為中國極需要的高科技人才是一個緊急的問題。李政道建議借鑒國外培養(yǎng)年輕高級人才的經驗,在國內某些學術水平較高、科研條件較好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設立“科研流動站”,實行博士后制度,選拔在國內外取得博士學位的優(yōu)秀青年,到這里從事一定時期的研究工作。李先生認為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必須培養(yǎng)大量的高級科技人才。青年博士在學術活躍的環(huán)境中,再經過二到六年獨立工作的訓練,才能漸趨成熟。李政道先生審時度勢,以戰(zhàn)略家的眼光高瞻遠矚地把握了人才培養(yǎng)和流動的趨勢,不僅為吸引CUSPEA學者,也為造就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創(chuàng)立了新的更具活力的模式,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也成為推動青年科技人才流動的有效方式。[2]
我國從1981年開始實施學位制度,到1983年,剛好有部分研究生獲得博士學位。當時的國家最高領導人鄧小平也正在考慮如何吸引和安排留學人員學成回國的問題,因此,李政道的建議很快獲得了回應。
1985年7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準了原國家科委、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報送的《關于試辦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報告》,使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成為加速培養(yǎng)和造就高水平的年輕科技人才和新的學術帶頭人的有效方式。博士后是一種具有期限的、臨時性工作經歷,其在任職期限、職稱評定、住房福利等方面與正式的大學教職有所不同。這使得博士后研究人員往往被誤認為是學生。探究起來,中國建立博士后制度最初是為了通過國家的介入,打破單位體制施加于人才流動的桎梏,以消除該種體制在海外留學人員心理上投下的陰影,盡可能吸引留學人員回國效力,這是中國博士后制度設立之初的基本思路與想法。
為吸引CUSPEA學者回國做博士后,全國博士后流動站管理協(xié)調委員會還將1985年至1986年招收的博士后名額中的30%劃歸物理學科。1989年。人事部、教育部發(fā)出通知,承諾優(yōu)秀留學博士申請進站,將不受名額限制,同時允許國外獲博士學位的優(yōu)秀留學生到具備博士后研究條件而尚未設站的單位做博士后,并享受相應的待遇。1992年,人事部、國家教委再次發(fā)文,許諾博士后完成與建站單位簽訂的《博士后科研工作協(xié)議》約定的各項任務后,可以再次出國或按照個人選擇安排工作。
可以看出,博士后制度的建立,除了得益于李政道教授的積極倡議以及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大力推動以外,還在于它在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回國效力并安置其就業(yè)方面所具有的功用。然而必須看到,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并沒有從根本上回答和消除“究竟是什么阻礙了留學人員回國效力”的問題,反倒增添了新的問題:為什么要用舉國之力辦博士后流動站?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需要回到博士后制度產生的時代去找尋。
三、對博士后的認知
(一)博士后不是學位
我國《學位條例》(1980)只規(guī)定了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學位(第3條),博士后不在其列。博士后(postdoctor)不過是博士學位獲得者的一種工作經歷而已。那么,為什么一段工作經歷會被誤認為是一種學位?為什么這種科研職位(或教職)容易和學生身份混同?
根據《博士后研究人員管理工作暫行規(guī)定》([86]國科發(fā)干字第0155號。1986年3月13日),博士后人員在站工作期限一般是2年,期滿后必須流動出站或轉到下一個工作站,而且在不同的流動站滯留的總期限不得超過4年。2001年,人事部和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將在站最長時間限定為3年,2006年進一步將從事博士后研究的時間限定為6年。這意味著博士后人員終歸要到期離站,或“留校任教”或另尋他處“就業(yè)”。為此,“博士后”們除了要通過設站單位學術委員會的答辯以外,還有一些手續(xù)需要履行。直到博士后制度建立20年后的2005年,“分配”字樣仍然頻頻出現(xiàn)在一些官方文件中。當時,每位出站的博士后都要填寫《博士后研究人員工作期滿分配工作審批表》,其中第二項為“(設站)單位主管部門對博士后研究人員的評價及工作期滿后工作分配的意見”。人事部專業(yè)技術人員管理司(中國博士后基金會評估與服務處)出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分配工作介紹信》、《落戶介紹信》中也都使用了“分配”字樣。[3]
(二)博士后是非正式的職位
博士后被誤讀為學生,還有一個原因,即它太不像一個教職了。在中國現(xiàn)行高等教育和科研體制下,助教、講師(助理研究員)、副教授(副研究員)和教授(研究員)組成了一個正式的職務(學銜)序列,教授(研究員)高居這一金字塔型結構的頂端。博士后人員并不在其中,盡管根據權威的說法,博士后研究人員在流動站工作期間,計算工齡,一切按國家正式工作人員對待,按講師工資標準發(fā)放工資,并享受與建站單位正式職工同等的福利待遇。
博士后制度從設立開始就帶有濃厚的國家計劃色彩。全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管理協(xié)調委員會每年年初都要將審定的博士后招收名額計劃下達給各設站單位,后者再按照計劃招收博士后。這種根據國家下達的招收計劃被招收進站,并由國家財政部直接劃撥日常經費的博士后屬于“計劃內博士后”。1996年國家招收計劃改稱國家資助計劃后,博士后的名稱也相應地轉而冠以“國家資助招收”字樣。從1988年起,國家允許設站單位根據自身科研工作需要自行籌集資金在國家計劃以外招收博士后人員。其本意是要發(fā)揮各部門、地方及單位的積極性,彌補國家財力的不足,但90年代中期以后,自籌經費的義務往往被設站單位轉嫁給了申請進站的博士后本人(這在人文社會學科尤其明顯)。1994年自籌經費的博士后占全年總招收人數(shù)的27%。1996年和1997年這一比例上升為37%和44%,1998年則達到了50%。博士后在名義上是職工,卻要自己出資為設站單位工作,這種奇怪現(xiàn)象對于正式的教學或科研人員來說,是不存在的和不可思議的。